• Keine Ergebnisse gefunden

Warhol’s POPism

序言(列娃·沃尔夫)

翻译包含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产生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这是不言而 喻的。每当产生疑惑的词语是口语,或者是特定时间、空间中的特 定术语时,翻译复杂性就大大增加了。

1960

年代的现代社会,安 迪 · 沃霍尔与其合作者的出版物中,大量使用了这类语言,有时是 为了唤起时髦。这些文章对任何翻译者来说,都是巨大挑战。尤其 是最初产生这些令人疑惑的文字和接受它们的国家存在明显文化差 异时,翻译的挑战就更大了。

2014

年,将沃霍尔与帕特 · 哈克特写 于

1980

年的《波普主义》从英文译成中文,就是一个恰当的案例。

如何把

1960

年代沃霍尔的生活和艺术在二十年后用“波普”的“现 代”语言翻译和介绍给

21

世纪的中国读者呢?正如诗人肯尼斯 · 戈 德史密斯所说的,任何翻译都注定是一种“替换”形式吗?2有一种 方法是通过讨论与合作的过程。合作,如果说并不总是简单和顺利 的,但无疑是很有回报,且富于启发的。

1 EugeneA. Nida, “TheoriesofTranslation,” inTTR: Traduction, Terminologie, Rédaction 4, no. 1 (1991): 2728.

2 KennethGoldsmith, “DisplacementIstheNewTranslation,” Rhizome, June9, 2014. http://rhizome.org/editorial/2014/jun/09/displacement -new-translation/ 其论文“AgainstTranslation: DisplacementIstheNew

Translation”已经以书籍的形式重新出版(2016年巴黎出版社),(讽刺

的是)如今他的论文正在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中文、日语、

俄罗斯语和阿拉伯语。

第一部分安迪·沃霍尔的波普概念(寇淮禹)3

1

.波普艺术的字面含义

“波普艺术”(

pop art

)这个词在中文中难免让人觉得无从索解,但 在英文中却并不那么困难。

Pop

一词本有“流行的、大众的、通俗 的”之意,譬如

pop culture

,意为流行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

pop music

,意为流行音乐。4所以

pop art

也就是流行艺术。在中 文中,“流行艺术”可以被理解为“流行的艺术”——虽然说起来,

波普艺术确实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艺术风格,而且很可能是现代艺术 诸运动中,在一般民众的范围里波及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运

3 此文写于2013年《波普主义》中文译稿完成后,本拟用作《波普主 义》译者序。后来河南大学出版社通知我说外方要求中译本除了译文,

不加任何东西,所以文章就没能面世。本次杭州会议我按照大会主题,

complementarymodernism的角度出发,以此文为基础,加以精简

和重写,在会上用英文作了题为Reading Warhol: What I Learned from

Warhol’s Concept of Pop的发言。现在会议论文集出版,英文部分存留会

议所用英文发言稿,中文部分则使用2013年写就的原稿,二者各有侧重,

读者可分别加以参看。

4 本文不拟深入探讨流行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这三者的语义是否有 别以及若有分别的话有何分别。一般读者可按自己的喜好拿流行文化、

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去对应popculture。在本文中使用的流行文化、大 众文化、通俗文化,可以互换。不做深入探讨的原因,在于英文学术中 本就有不同理论家在不同意义上使用popculturemassculture,而这 两个术语在译为中文时,后者通常作“大众文化”,但前者则有流行文化、

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三种常见译法 ;此外,在中文里,不同的人也在各 自不同的理解下运用流行文化 / 大众文化 / 通俗文化。比如,我小学时 有一本杂志叫做《通俗歌曲》,我没读过,但那会儿觉得怪异来着——

我不明白为什么拿个贬义词来做杂志名。现在想来,以那本杂志的立场 而言,“通俗”自然毫无贬义,无非是pop的中文对译而已,虽然今日“通 俗音乐”、“通俗歌曲”这类讲法相较于“流行音乐”、“流行歌曲”而言 已经远为不常见了。流行文化 / 大众文化 / 通俗文化三者语义的复杂情 况,对于理解本文主旨并无太大关系,所以不做深入探讨。我们不妨以 列举法来了解流行文化 / 大众文化 / 通俗文化的所指:流行乐、商业电影、

电视、通俗小说、杂志、漫画、时尚等等。

动——为免歧义,约定俗成音译为“波普艺术”。就

pop art

这个词 原初所要表达的含义而言,无非是说“这些艺术家用流行文化中的 形象作画”而已5,如安迪·沃霍尔的创作中最广为人知的《玛丽莲》

系列,即是以玛丽莲 · 梦露的头像这一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为题材进 行的创作。画抽象,就叫作抽象艺术,画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就叫 作流行艺术,两者的命名原则是一样的。

Pop art

音译为波普艺术,

固然避免了歧义,但是一般读者,不了解波普艺术的,难免要觉得 无从索解了。

上面将波普艺术简单解释为“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作画”,留下 了一个困难。波普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另有一重大构成部分,即 商品。如安迪 · 沃霍尔的《金宝浓汤罐头》系列,以金宝浓汤罐头 形象进行丝网印刷,即为使用商品形象进行波普艺术创作的一个例 子。我们恐怕难以将汤罐头纳入到“流行文化”这一概念里去,汤 罐头的形象当然也就不能算是“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所以像《艺 术术语词典》(

Dictionary of Art Terms

)和《简明牛津艺术和艺术 家词典》(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

)的相关词 条下,都将波普艺术定义为利用消费主义和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进行 创作的艺术6。也就是说,将消费主义与流行文化并置,同时将二者 作为波普艺术创作的形象来源。与此有别的是,有学者将消费主义 视为构成流行文化的一个部分或者促成流行文化的一股力量,这样 自然也就可以将消费主义纳入到流行文化这一概念里,进而把商品 形象囊括到“流行文化中的形象”中去7,从而消解“流行文化中的

5 关于Popart这一术语的起源和原初用法的更详细的情况,可以参看《牛 津现当代艺术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的Popart词条。Oxford Dictiona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9), 第565页。

6 Dictionary of Art Terms (London: Thames & HudsonLtd, 2003), 第172 页。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6), 第415页。

7 我们恐怕会同意,在今日中国,苹果手机(iPhone)大概要算是流行文 化的一个部分,如果以iPhone的形象来做波普艺术的创作,而说这是 在以“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进行创作,大概并无不妥。不过一个麻烦是,

iPhone作为商品固然流行,却不够大众。这提示我们注意波普艺术家

形象”无法涵盖商品形象这一困难。《企鹅艺术和艺术家词典》(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

)说波普艺术是“对人工制品、

大众广告和传媒、现代生活的产品(亦即流行文化)作为有效的艺 术形式的接受和使用”8,或者可以视为接受上述看法而对波普艺术 加以定义的一个例证。

当然,我们也可不必在辨析流行文化 / 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 关系上大费周章。安迪 · 沃霍尔在一次访谈中,这样回答“什么是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使用…随处可见的(

popular

…形象。”9商品如可口可乐是随处可见的形象,电影明星如梦露是 随处可见的形象,摇滚歌手如猫王是随处可见的形象,他们都可以 成为波普艺术创作的题材。沃霍尔在谈到他于一九六三年十月乘车 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时说 :“我们越往西开,高速路两旁的景象就 越波普。……尽管波普到处都是——正因如此才称得上波普……”,

也是同样的意思。现在我们再来看“波普”这两个字,就能体会 这不仅是简单地对

pop

的音译,还有“波及普遍”这样的意思在,

拿来进行创作的商品,几乎都是大众轻易可以负担得起的商品。

8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 (London: PenguinBooksLtd, 1991), 第330页。

9 I’ll Be Your Mirror: The Selected Andy Warhol Interviews (New York:

Carroll & GrafPublishers2004),第23页。此书有中译本,但错误颇 多,我在豆瓣网有一篇翻译批评,可参看 :https://book.douban.com/

review/7676225/。另外,中译本未作任何交待,删去了原书两个访谈。

本文所有引自此书的字句,均由我自行翻译。中译本 :《我将是你的镜 子——安迪 · 沃霍尔访谈精选》,肯尼思 · 戈德史密斯编,任云莛译,三

联书店,2007popular一词有民间的、通俗的、流行的、大众的、普

通人可以企及的等等含义,我这里取“流行”义。如果这样定义波普艺术,

也就避开了分析消费主义与流行文化二者关系的麻烦。沃霍尔在《波普 主义》一书开篇说 :“波普艺术家采用的形象是随便谁沿着百老汇大街 前行都能在0.01秒就注意到的形象:漫画、露天餐桌、男装长裤、名人、

浴帘、冰箱、可口可乐瓶——所有这些了不起的摩登事物。” 以“摩登事 物”(摩登,modern,亦即现代)来定义波普艺术的形象来源同样是一 个简便的办法。波普艺术,说到底,是对现代生活的爱。

也就是说把“流行的”、“大众的”这样的意思涵盖其中了。10

2

.波普艺术是经济民主化11时代的美学

为什么要拿商品形象入画?为什么要拿它们来作创作主题?以沃霍尔 常用主题可口可乐为例,这个工业流水线上生产的无个性商品,这 个很多人眼中无足轻重的廉价饮料,在沃霍尔眼里却是民主美国的 象征。

他说 :“美国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传统 : 最富有的消 费者和最贫穷的消费者基本上买的是同样的东西。你看电视,看到 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喝可乐,伊丽莎白 · 泰勒喝可乐,而你想上 一想,你也可以喝可乐。可乐就是可乐,花多少钱也买不到比街角 的流浪汉正在喝着的可乐更好的可乐。所有的可乐都一样,所有的 可乐都很好喝。伊丽莎白 · 泰勒知道,总统知道,流浪汉知道,你 也知道。”12

他说 :“美国这个概念好极了,一样东西越是平等,它就越是美 国。”13

沃霍尔的另一个创作主题,金宝浓汤罐头也是一样 :批量生产、

标准化、售价低廉,人人皆可享用。在一九六二年的一次访谈中,

当被问及他成排的金宝浓汤罐头作品有何意味时,沃霍尔答道:“它

10 台湾将popart译为普普艺术,似乎在“普及”、“普遍”这类意思之外,

10 台湾将popart译为普普艺术,似乎在“普及”、“普遍”这类意思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