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ine Ergebnisse gefunden

Optical Fidelity: New Trends of History Painting after the 1980s )两 个主题演讲(见论文集附录)(图 4 )。

几点感想

2013

10

月底,在规划这个项目的活动和内容框架时,我们希望 它不仅仅是系列讲座,还要创造交互性,这种交互性既是中美学者 之间的,也包括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学术机构学者间的交流和对 话15,研讨班、学术研讨会和出版项目应尽可能把中美学者引入到一 15 20131026日,本文作者与罗伯森教授在普林斯顿第一次见面,共 同讨论确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当时,作者正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

个共同的学术平台上,与此同时,我们也决定以英语作为这个项目 活动的工作语言 ;其次,我们把在两地举办青年学者研讨班作为项 目的落脚点。我们认为,研讨班成员应以在读研究生为主,讲座和 研讨活动,应致力于帮助和促进这些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 写作。事实上,在研讨班期间,主持教授与成员就课题研究、资料 收集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的就此建立了学 术联系 ;其三,对于项目的国际研讨会,旨在建构一个多元的现代 主义的讨论框架和语境,而不只是把视点局限在风格、形式或图像 的影响或被影响层面,以发掘和发现中美现代艺术叙事中的那些被 遮蔽的真实 ;其四,我们尽可能地让双方博士研究生作为助手,参 与到项目的联络、组织、协调和文宣出版等工作,并设想了在最后 阶段的国际研讨会中,设立青年学者论坛,发言人拟从参加两地研 讨班的成员中选拔。

应该说,这个项目最初设定的目标基本都已实现,虽然这个项 目本身的规模并不大,但先后参与活动的美方学者和研究生人数超 过

40

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

11

所综合性大学16,中方学者和研究生 人数总计也在

40

人以上,来自于国内

10

所专业美术院校和综合 性大学。作为一个注重小范围的深度研讨、直接用英语交流的国际 学术交流项目,它给参加活动学者和研究生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实 际收益。这些收益包括更切实地了解和熟悉了彼此教学、研究和学 术资源的情况,学者、研究生个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专业联 系,以及一些具体成果,比如促成了双方人员的往来、中方博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赴美短期调研、学者论文和学术报告在对方学术平台 上发表,双方学者互相引用对方的研究成果等,此外,杭州国际学 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将分别在中国和美国以纸质和网络版的形式正式 出版。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西方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是比 较注重以文本读解、经典翻译和学术史梳理的,以此强化专业艺术 史的学理基础,而近年来,类似这样的中外艺术史学者面对面的研 讨和教学交流合作,让国内学者进入到了一个更加鲜活和复杂、同

古系访学。

16 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两位美方学者临时因个人原因没有能赴杭参 加研讨会。

时也更具可能性的当下的学术世界中。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是其他的单向度的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当然,项目的活动也存在可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归结起来,

找到合适的人参加合适的活动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此外,让项目如 何更好地与国内高校西方艺术史教学和研究现状的对接,特别是针 对国内艺术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史存在的既交集,又有所分离 的情况,如何恰当处理是颇具挑战性 ;专题研讨会的组织应考虑设 置专门的青年学者论坛或学位论文选题的展示区,是否也可尝试开 展中美艺术史学者在教学、翻译、研究、展览和艺术社会服务等项 目上合作,是否能在一些艺术史的基础教学和研究资源建设上进行 合作,使得中美间的这种艺术史交流惠泽更多群体,并产生重要的 学术成果。

2016

5

3

Multi-Modernisms: Exploring “Complementary